我们解析的源码是 React18.1.0 版本,请注意版本号。React 源码学习的 GitHub 仓库地址:https://github.com/wenzi0github/react。 我们先来看下他的简易用法,主要是有 3 步: 我们在全局,使用 创建出来的 Context,有两个属性:Provider 和 Consumer,我们从单词的字面意思就能了解到这两者的含义: 在顶层使用 使用 value 可以接收任意类型的值,这里我们仅仅传入一个了 number 类型的,也可以传入更复杂的 object 类型的,甚至若还存在内部更新数据的需求,也可以将更新方法传进去,如: 但若这样直接传入的话,会存在一个频繁刷新的问题,稍后我们会展开讨论。下面 1.3 的例子,我们均以直接传入一个 count 为例。 数据已经在最顶层定义并传入进去,我们在需要使用 Provider 中的 value 数据时,这里有两种方式: 这两种方法获取到的 value,就是 这两种方法,我们一一来实现下。 我们在需要用 value 的地方,用 若组件中有多个地方使用到 value,一种方法是将其都放到 还有一种是通过 这两种方法没什么优劣之分,凭个人的使用习惯即可。 到这里,我们就实现了一个简单的全局状态管理。 在大致了解了 createContext 源码定义在 react/src/ReactContext.js 位置。它返回一个 context 对象,提供了 Provider 和 Consumer 两个组件属性,_currentValue 会保存 context.value 值。 从源码中可以看到,通过 Provider 和 Consumer 两个组件属性,都有 当 Provider 中的 value 属性的值发生变化时,如何让内部使用到该 value 值的组件进行重新渲染? 接下来看下 updateContextProvider() 的执行逻辑: 整个的流程比较长,我们再稍微总结梳理下: 上面的更新标记,只是对使用了 消费或者使用 Provider 中的 value,一般是有两种方式,其中一种就是 不过用 大部分 hook 都会根据 mount 阶段和 update 阶段,分成两个 hook 来执行,而 useContext() 这个 hook,两个阶段内部使用的都是同一个 hook: 到这里,我们对源码的分析,基本已经结束了。对于一些小型项目的状态维护,createContext + useContext 其实就能满足我们大致的需求。若是一些大型项目或者对性能要求比较高的,就要使用到成熟的状态管理工具了,如 redux、mobx、recoil 等。useContext()
的这个 hook,有的同学可能使用的不太多,他的作用主要提供了一种在组件之间共享此类值的方式,而不必显式地通过组件树的逐层传递 props。更简要地的说,就是方便我们在不同的组件之间传递数据,就是类似于 redux、mobx,或者 vue 中的 vuex 等。当数据更新时,所有使用到该数据的组件都会自动更新。1. useContext() 的使用 #
,它接收一个 value 属性,可将数据向下传递给消费组件。当 Provider 的 value 值发生变化时,它内部的所有消费组件都会重新渲染;
;1.1 全局创建 Context #
createContext()
来创建一个 Context,这里有很多地方都要用到这个 Context,因此我们将其单独提取出来并导出。// store.js
import { useContext } from 'react';
const CountContext = createContext(0); // 这个初始值可以是任意值,不过一般是在value不传入其他值时才会用到
export default CountContext;
1.2 限定范围内监听 #
可以放置任意我们要使用的地方,不一定非得放在全局。当然如果全局都有需要的话,那就放在最顶层。useState()
来存储和更新数据。更复杂一些的更新操作,可以使用 useReducer()
来自定义更新操作。这里我们在样例中仅使用 useState() 来进行数据的更新。// App.js
import CountContext from './store';
function App() {
const [count, setCount] = useState(1); // 顶层存储数据
return (
<CountContext.Provider value={count}>
<div className="App">
<button onClick={() => setValue(count + 1)}>click mebutton>
div>
CountContext.Provider>
);
}
来限定范围,并将数据传给 value 属性。所有要使用到 value 属性中数据的组件,都应定义在 Provider 中间。function App() {
const [count, setCount] = useState(1); // 顶层存储数据
// 将 count 和 setCount 都传递进去
return <CountContext.Provider value={{ count, setCount }}>CountContext.Provider>;
}
1.3 使用或消费数据 #
,它的 children 是一个函数,value 为该函数的参数,返回值即 jsx;useContext(Counttext)
,返回值即 value;
的 value 属性的值,若 value 是一个复杂的结构,那还得自己摘选出自己需要的数据。1.3.1 使用 Consumer 来获取 value #
标签将其包裹,然后 children 定义为一个函数即可。import CountContext from './store';
// 通过 Consumer 来获取响应数据
function CountConsumer() {
return (
<div>
<CountContext.Consumer>
{value => (
<div>
<p>count1: {value}p>
<p>count2: {value}p>
div>
)}
CountContext.Consumer>
<div class="ab">
<CountContext.Consumer>{value => <div>count3: {value}div>}CountContext.Consumer>
div>
div>
);
}
的 children 里,再一种是可以定义多个
。1.3.2 使用 useContext 来获取 value #
useContext()
的 hook 来获取到 value。import { useContext } from 'react';
import CountContext from './store';
// 通过 useContext() 来获取响应数据
function CountUseContext() {
const value = useContext(CountContext);
return <div>count: {value}div>;
}
2. 源码分析 #
createContext()
和 useContext()
的用法后,我们来从源码的角度来分析下他们的原理。2.1 createContext #
export function createContext
$$typeof
属性,即可以作为节点使用。2.2 Provider 中的 value 更新时如何让消费组件进行重渲染? #
组件的渲染与更新,是从 beginWork() 开始的,对 beginWork() 函数不太熟悉的同学,可以查看文章 React18 源码解析之 beginWork 的操作。这里我们主要聚焦在 Provider 类型上:function beginWork() {
switch (workInProgress.tag) {
// Provider 类型的,执行 updateContextProvider()
case ContextProvider:
return updateContextProvider(current, workInProgress, renderLanes);
}
}
function updateContextProvider(current: Fiber | null, workInProgress: Fiber, renderLanes: Lanes) {
const providerType: ReactProviderType
* 目前context中存储的值存放到另一个栈中,
* 然后再将 newValue 存储到 context._currentValue 上
* 目前这里用不到这个逻辑
*/
pushProvider(workInProgress, context, newValue);
const oldValue = oldProps.value;
/**
* 通过 Object.is() 来比较前后两个value是否发生了变化,若是
* 复杂类型的结构,每次比较时都会认为产生了更新。
* 1. 若 value 没有变化,且子节点也没有更新,则可以提前结束判断;
* 2. 若 value 产生了变化,则查找该节点内所有的消费组件,然后将其标记为可更新
*/
if (is(oldValue, newValue)) {
// No change. Bailout early if children are the same.
if (oldProps.children === newProps.children && !hasLegacyContextChanged()) {
return bailoutOnAlreadyFinishedWork(current, workInProgress, renderLanes);
}
} else {
// The context value changed. Search for matching consumers and schedule
// them to update.
/**
* 若 value 产生了变化,则查找所有使用 useContext() 的消费组件,将其标记为可更新;
* 消费组件主要有两种,
*
* 而使用 useContext() 的组件,可能使用了多个 context,则需要判断该组件中使用
* 了这各产生更新的 context ,若能匹配上,则将该组件标记为可更新;
* 这里只匹配使用了 useContext() 的 hook 的组件;
*/
propagateContextChange(workInProgress, context, renderLanes);
}
const newChildren = newProps.children;
/**
* 渲染该fiber节点的子节点,
* 关于该方法的详细解读,可以参考下面的文章
* https://www.xiabingbao.com/post/react/reconcile-children-fiber-riezuz.html
*/
reconcileChildren(current, workInProgress, newChildren, renderLanes);
return workInProgress.child;
}
的子组件中,用的组件用了一个或者多个 context,怎么判断哪些子组件需要更新呢?流程就走到了propagateContextChange(workInProgress, context, renderLanes)
中的 propagateContextChange_eager(workInProgress, context, renderLanes)
。// packages/react-reconciler/src/ReactFiberNewContext.old.js
/**
* 查找当前
*/
function propagateContextChange_eager
* 每次调用 useContext(context) 时,都会将使用的 context,放到 fiber 节点的 dependencies 属性上。
* 同样的,若该 fiber 节点有 dependencies 属性,则必然至少挂载了一个 context,然后我们在这个链表上查
* 找对比传过来的 context,若能找得到,则将该组件标记为待更新;
*
* dependencies 中的 context 如何挂载的,我们在后面的2.3小节会讲解到。
*/
const list = fiber.dependencies;
if (list !== null) {
nextFiber = fiber.child;
/**
* 从 context 链表的第1个开始匹配,匹配到了则标记
*/
let dependency = list.firstContext;
while (dependency !== null) {
// Check if the context matches.
/**
* 从第1个 context 开始查找,若能匹配上
*/
if (dependency.context === context) {
// Match! Schedule an update on this fiber.
if (fiber.tag === ClassComponent) {
// Schedule a force update on the work-in-progress.
/**
* 若这是 class 组件,则设置为强制更新
*/
const lane = pickArbitraryLane(renderLanes);
const update = createUpdate(NoTimestamp, lane);
update.tag = ForceUpdate;
// TODO: Because we don't have a work-in-progress, this will add the
// update to the current fiber, too, which means it will persist even if
// this render is thrown away. Since it's a race condition, not sure it's
// worth fixing.
// Inlined `enqueueUpdate` to remove interleaved update check
const updateQueue = fiber.updateQueue;
if (updateQueue === null) {
// Only occurs if the fiber has been unmounted.
} else {
const sharedQueue: SharedQueue
* 若这里也是
* 则停止寻找。因为消费组件使用到的 context 的值,是距离它最近的那个
* 当前
* 的
* 若不是相同的 context ,则可以继续查找。
*/
nextFiber = fiber.type === workInProgress.type ? null : fiber.child;
} else if (fiber.tag === DehydratedFragment) {
// If a dehydrated suspense boundary is in this subtree, we don't know
// if it will have any context consumers in it. The best we can do is
// mark it as having updates.
// 这里主要是同构支出渲染的方式中出现,暂时不考虑
} else {
// Traverse down.
/**
* 若当前节点没有使用任何的 useContext(),则继续查找
*/
nextFiber = fiber.child;
}
/**
* fiber节点的遍历顺序,先子节点,然后兄弟节点,最后回到父级节点
*/
if (nextFiber !== null) {
// Set the return pointer of the child to the work-in-progress fiber.
nextFiber.return = fiber;
} else {
// No child. Traverse to next sibling.
nextFiber = fiber;
while (nextFiber !== null) {
if (nextFiber === workInProgress) {
// We're back to the root of this subtree. Exit.
// 已经遍历完当前 workInProgress 下所有的子节点,直接退出
nextFiber = null;
break;
}
const sibling = nextFiber.sibling;
if (sibling !== null) {
// Set the return pointer of the sibling to the work-in-progress fiber.
sibling.return = nextFiber.return;
nextFiber = sibling;
break;
}
// No more siblings. Traverse up.
nextFiber = nextFiber.return;
}
}
fiber = nextFiber;
}
}
所在的组件,被 useState 或者 useReducer,或者外层的属性等,进行渲染更新时,Provider 内就会对比新旧的 value 是否相同,若不相同,则查找该组件内所有使用到该 context 的子组件进行更新;useContext()
的 hook 或者类组件进行标记。但
类型的组件并没有在这里处理。2.2 Consumer #
组件,children 是一个方法,接受到最新的 value,然后返回 ReactCode。
组件中并没有对新旧 value 进行判断对比等,每次都会执行。/**
*
*/
function updateContextConsumer(current: Fiber | null, workInProgress: Fiber, renderLanes: Lanes) {
let context: ReactContext
* 每次都直接传入最新的value,然后执行
*/
newChildren = render(newValue);
if (enableSchedulingProfiler) {
markComponentRenderStopped();
}
// React DevTools reads this flag.
workInProgress.flags |= PerformedWork;
reconcileChildren(current, workInProgress, newChildren, renderLanes);
return workInProgress.child;
}
的开发者确实不太多了,很多就直接用下面的 hook 的写法了。2.3 useContext() 的原理 #
readContext()
。有些同学可能会有疑惑,若 mount 阶段和 update 阶段使用的是同一个方法,会不会造成 hook 的多次挂载?其实并不会,React 内部会在每次执行完该函数,在 commit 阶段,会将挂载的所有 useContext() 的 hook 进行清空。export function readContext
* 将节点挂载到 dependencies 中的 firstContext 的链表上,
* 1. 若之前链表为空,说明这是第1个节点,直接放到 dependencies 上;
* 2. 若链表上已经有节点了,直接在节点的后面进行拼接;
* 这样多次执行 useContext(context) 后,就会在 firstContext 上形成链表,
* 那在决定是否要将该组件标记为更新时,也是在 firstContext 链表上查找对应的 context。
*/
if (lastContextDependency === null) {
// This is the first dependency for this component. Create a new list.
lastContextDependency = contextItem;
currentlyRenderingFiber.dependencies = {
lanes: NoLanes,
firstContext: contextItem,
};
if (enableLazyContextPropagation) {
currentlyRenderingFiber.flags |= NeedsPropagation;
}
} else {
// Append a new context item.
lastContextDependency = lastContextDependency.next = contextItem;
}
}
// 返回最新的值
return value;
}
3. 总结 #
版权属于:
加速器之家
作品采用:
《
署名-非商业性使用-相同方式共享 4.0 国际 (CC BY-NC-SA 4.0)
》许可协议授权
评论